导航
文正档案
艺术生涯
传记写真
文正话语
照片图库
唱片大全
电影集锦
新闻报道
磁带收藏


在这相聚的时刻
zhupere

2004-03-15

    来吧朋友!在这相聚的时刻!
    ----------3月13日北京聚会侧记

    忍将欢乐的残酒
    向那绽放着的鲜花抛洒去
    昨夜,往事或者绮梦
    化作--------
    曾经熟悉的旋律
    在相聚的时候
    请让我们高举觥盏
    和着缪斯的竖琴放歌。

    -------------- zhupere自题

    无论如何,这样的相聚都充满激情和诗意的,因着北京早春温煦的气息,因着那些从未谋面的想象,因着多年以来共同喜爱的旋律,也因着今天到来或者未到的朋友们的期许;无论如何,这样的相聚都是充满着谢忱和感激之情的,为着她脑海中一个小小的火花和以后无尽的辛劳,为着他热情地帮那些素昧平生的朋友邮寄着一份份满载深厚情谊的收藏,为着她常常象迁徙的候鸟一样远渡重洋飞到朋友们中间来告诉大家春的消息,为着他热心公益奔走相告精心安排……无论如何,相聚是个艰难的过程,有人在苦苦寻觅间不经意邂逅,有人为此等待了整整三个春秋,有人飞过了几乎小半个地球,有人相识已久却缘悭一面;无论如何,相聚是值得珍惜的机缘,因为这其中饱含着真诚、信任、美好的夙愿和对于刘文正的热爱。
    
循着丹妮在电话里通知我的时间,到达和平里中街的“百富源”酒楼的时候,已经稍微迟到了一点,这是酒店上客的时间,尽管这个地方是第二次来,却仍旧显得不很熟稔,领位员把我带到二楼的一个包间前。这时我看到屋子里背对着我的老严和靠窗站着的一位婷婷女子。丹妮--------我几乎是脱口而出,款式别致的浅灰色上衣,牛仔裤,一张生动的面庞。这个三年来只借助电话、电邮联系,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朋友曾经使我很多次想象过她的容貌,虽然曾经见到过她的一张玉照,虽然曾经听见过她的朋友描述过她,但是想象是纷繁和杂乱的,很难在脑海中确定出一个固定的影象,这样忍不住使我细细端详着她----晶莹的眼镜片后面一双秀丽的眼睛,白皙的皮肤散发着青春的光泽,微微翘起的鼻子和形状漂亮的嘴,尤其是侧面看的时候,她鼻子的曲线和下巴显得有着欧洲女子一般的典雅与高贵,衬托着这种高贵的还有她一头略微有点蜷曲的秀发。这样现实主义的描述虽然几近过时,却最能勾起我对她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她的美丽与我想象得完全一致,不一致的是她美丽的类型,如果要概括的话,应该是一种很洋气的美丽!尤其令我不可思异的是她那娇小的身躯是如何承载着我们这样的系统运转的,在她这样娇小的身躯里有多少热情、多少能量、多少充沛的精力、多少锲而不舍的意志。三年前,也是春天,那时,我们网站的雏形还只是一个俱乐部,上面只有十几张文正的照片,为数戋戋的几篇转载文章和寥寥无几的一些歌曲,一切显得还很简陋、粗糙,但即使是这样,也令刚刚找到它的我兴奋不已。记得当日便给丹妮(那时她的名字是danny108)发了一封邮件,大概是在中午我就收到了她的回信,此后我在电话里熟悉了她的声音----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语速较快的、略有磁性的语音。三年来,从当初十几个人的俱乐部发展到今天注册人数上千的大论坛,我面前这个不胜娇柔的小女子倾注了她的心血和无数的不眠之夜,多少素昧平生的朋友通过这个中枢传递着信息、联系着友情,如果把我们的网站比喻为一颗大树,那么丹妮就是栽种和浇灌的园丁。可以说,我对丹妮充满敬意、信任、感激和一切的美好感情!虽然她比我要小4岁,可是我还是愿意称她为丹妮姐姐,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读的《中国少年报》上有个“知心姐姐”专栏,里面的知心姐姐曾是几代人的心灵知己,其实“姐姐”不一定要我年龄大的,关键是她象姐姐一样呵护着、打理着我们这个精神家园,给我们美好的怀念资源、丰富的情感资源和更为广阔的友谊空间,称她为姐姐,那是我对她的尊重和爱戴,我觉得是很相宜的。
    老严默默地站在一旁,话语不多,显得沉稳练达,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记得初次相识是星星姐上次来北京,在华北大酒店聚会的时候,那次他的话语也不多,和黑紫红钳朋友在一旁静静地坐着,比之情绪激昂的李波和文正迷两人的滔滔倾诉来,他们更象是安静而忠实的倾听者,与他在论坛那种叱咤风云的副斑竹的作风相去甚远,这也使我认识到:激情—沉静,这样截然不同的气质会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如此完美地结合着。这次北京的聚会,从酒店、卡拉OK包房的预定、人员的联系、时间地点的通知、资金的筹集、财务的管理甚至是时间上的安排,全是老严在承担着,使我们感到幸运的是,我们的论坛------这个被有些fans称之为家的地方之所以能发展为今天这样成熟,应该归功于不仅有丹妮姐姐这样的管理者、引领者、聚集者,同时我们还有老严这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大家奔走的服务者,这是我们全体fans的福分,也是我们北京fans的骄傲。
    等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聊天时间。从百富源酒楼临街的窗户望出去,外面是比较繁华的和平里中街,在这样的休息日,行人和车辆熙熙攘攘,我们的房间里却温馨宁静,服务员拉上有皱缬的垂帘,阔大的圆桌上已经满列杯盏。是的,相聚的等待已经太久,岂在眼前这片刻的时光,然后此时尽管是片刻的时光也令人备觉漫长。
   一个削瘦而身材颀长的男子出现在门口,皮肤黝黑,头发似乎是刚刚沐浴过,显得很有光泽却又随意地蓬松着,眼睛却很有神,当他一张嘴介绍自己,凭着他那一口略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我立刻意识到-------象大哥!那时,我们的论坛几乎处于低谷的时候,是象大哥为大家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他曾传上来那样多我们以前见所未见的黑胶唱片的封面,无私地把自己的收藏公诸与众,并热情地撰写介绍文字,听认识他的朋友说他也曾无私地帮助过很多fans,尽量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他们,他是个很热心的人,他在我们论坛的fans里面也是年龄最大的资深fans,称为大哥自然是实至名归,其实,这里面更有一层意思,就是,他不仅是一位为喜好的歌星四处奔走的高品位的艺术品收藏者、传播者,更是处处显露出一种忠厚长者的风度的老大哥。也许是因为我也是江苏籍,因而见到象大哥、听到他说话的声音感到格外的亲切,仿佛似曾相识,又仿佛久别重逢。因此,一见面就把话题拉到了一起,从语音聊天室到黑胶唱片市场,从各自收集的经历到网站空间,最后我们的话题还是回到了我们的论坛。我对象大哥这样几乎与文正和邓丽君同龄的fans能来我们的论坛浏览和发贴,甚至专程从上海赶来参加我们的聚会感到惊异,当我告诉他我的想法后,他说,当他来到我们的论坛的时候,他觉得我们这里规范的管理,朋友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吸引了他,尽管平时工作繁忙,他还是要抽出时间定期来看看,甚至跟朋友们联系联系。我在心中暗想,还要怎么证明?这不就是我们这个的家的成功吗!因为一个音符、一首歌曲、一张唱片、一盒磁带、一张照片……我们开始了各自朝圣的道路,我们殊途同归相聚在一起,这是怎样的一种艺术之缘啊!
北京的fans李波风尘仆仆地来了,背一个书包,穿着米黄色的夹克衫,象很淳朴的学生。其实虽在北京,我们也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彼此在城市的两端,被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牵累着,难得见面甚至联系。但是,因为我们心里共同存留着那样一种不朽的东西,我们在任何时候见面总是能一见如故。他是我见过的最狂热的fans之一,在他的经历中我能找到自己极其相似的心灵轨迹,那是简单而纯粹的感情,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感情。这样的感情在适当的气候下会喷薄而出,比如上次在华北大酒店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完全是他在叙述自己的感受,那是特别完整和细腻的,同时几乎是不容分辩和不容置疑的,没有谁可以打断他的话。为了圆曾有的那段梦他会把蜜月定在新加坡-------我想这完全是有特定目标的“刘文正之旅”了。怎么样?不佩服不行吧!老实讲,我正要效仿他呢。
    继之而来的人有点让人目不暇给的感觉了。首先是老马,陌生。带着亲切和友善的陌生,知道他是知音就足够了!于是陌生并不重要,他是谁他在哪里他什么时候来的都不重要了。因为他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气质、同样友善的面孔、同样对于交流的渴望,于是相融便不是什么问题了,我们这里多少朋友不是在相逢一笑中成为知己的?
    下一拨来宾差不多是携手而来的,最引人注目的-------旷野中的人,三年没见了,他也微微发福了,但是天津男士的那种豁达大气、英俊潇洒的风度依然如旧。三年前他承诺帮我刻录的一张CD仍没忘记,一见面就递到我手里,现在虽然里面所有的歌都有了,但是这仍旧是值得格外珍惜的。想来,我跟他的交往最偶然不过,那时我刚刚会上网,就去新浪聊天室转悠,碰巧遇到那个叫做“刘文正2001”的他,一番搭话我告诉他我们的俱乐部,当时他是那样欣喜,以至现在他还称我为“入党介绍人”。后来,我去天津与他见了一面,那个雨打梧桐的秋夜,我们相谈甚欢,他也是我见过的最早的朋友之一。
    星星姐-------哇!“你是一颗闪亮的星星”,“星星眨着大眼睛,也为我在想一个办法”,“星闪闪,风儿也凉凉”……没等这些旋律穿过我的大脑,姐姐已经展开双臂,我们几乎象法国一样行“fait bisou”(互吻面颊)礼了。星星姐总是这样奔放,溢于言表。距华北大酒店的分别已经是一年有半了,期间只在网上联系过。跟她接触中我觉得她的心态是那样充满青春活力,那样亲和与得体。所谓一回生二回熟,有了上一次的见面,我们如同多年的老友了。她也是当时在俱乐部年代的老牌fans了,只不过那时的名字是Queen(呵呵,王后耶!)而她也是我们这里唯一见过刘文正,跟他握过手的人,拥抱星星姐是不是就算间接和文正拥抱过了?一年半没见,星星姐比上次显得更加年轻了,也许上次旅途劳顿吧,显得很疲惫的样子。而这次却神采飞扬。看到她真令人高兴!因为见到她是最不容易的,完全是机缘天定了。在朋友中间有她在就会有欢乐,场面就不会冷清。
    在星星姐旁边一位女士两位男士,他们分别是蝉儿、乘风破浪和KAFT。乘风破浪的名字如雷贯耳,在论坛才华横溢,只读过他的雄文,今天见到有点相见恨晚的意思。而KAFT和蝉儿连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主要怪我孤陋寡闻和怠惰,为物所役,为事所扰,疏于上网上耕耘(自我批评啊!)-------他们竟然分别从青岛和成都专程赶来,简直令人感动之极。
    一番寒暄和介绍之后,朋友们各自赠送礼物,互相交换名片,带相机的朋友还抓紧时间互相留影纪念,一时间气氛活跃。
    “百富源”酒楼是一间大连海鲜酒楼,偏重东北口味,兼营别样,而今天老严点的菜基本上比较清淡,甚至还有我们家乡的“狮子头”。女士红酒、男士白酒,灯火辉煌,觥筹交错,所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又所谓“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此时,我忽然觉得《兰亭集序》这篇文章对于聚会的描述与对友情的概括是多么符合我们这次相聚啊!你看,“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我们的相知相与,因寄托于刘文正和他的声影,所寄所托如此一致,那么无论我们高兴或者难过、振奋或者沮丧、顺利或者挫折,我们都会感到满足,因为我们有这样丰富的精神生活,我们有我们的“家”,我们有这样多的朋友,当你累了倦了,你随时可以来看看,逗留一下,这里有这样多颗心会关怀着你。开始,是为了收集歌曲、照片、作品,但后来这种意义慢慢转化了,我想这是刘文正把他的爱心通过他的歌曲传递给了我们,让我们通过欣赏艺术感到友谊的真挚与真实、人性的良善和艺术的完美。
   大家还谈到了我们论坛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谈到那些没有到场朋友的名字:繁星(commonstar)、琳达、岚丰大姐、文正迷、饭岛、东尼巨星、秋蝉、诺言等等,大家各自叙说着自己对于论坛的感受和论坛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这时,有人送来花篮,上面还附着便笺,那是“诺言”朋友专门送给星星姐的,而且是10日就写好的,虽然人在江苏出差,依然挂念着我们的聚会和星星姐。他送来的鲜花给聚会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映照得每位在座的朋友都似乎焕发起来。中间还有其他朋友发来短信或者打来电话表示祝贺,或者问候远道前来的星星姐。这情形令人想起春节联欢晚会时的热闹场面。这边朋友们互相聊天,彼此敬酒,那边老严不停张罗着,忙前忙后,也真够难为他的了。山东来的Kaft和山西来的“乘风破浪”朋友显示出豪爽与热情,频频举杯,不胜酒力的象大哥也屡屡破例,再三举杯,他说因为他感到非常高兴。这边李波朋友也代表北京的fans感谢大家。女士喝酒是很优雅的,而丹妮和星星姐却显得很英气,居然也能一饮而尽。整个气氛热烈而文明,喜庆而含蓄,我想,这也许是我们这样一个论坛的fans的年龄结构的特点,这里的朋友几乎都是六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生的,现在已经走向理性和成熟,虽然狂热却知道如何表达与抒发,这使聚会彬彬有礼,很温馨也很融洽。而且这次聚会大家没有象以往那样把精力集中在唱片的收集与交流上,而是畅叙友情,更多地把话题集中在论坛上。老严不时提醒着大家注意节奏和时间,因为他在钱柜订的卡拉OK包间预留时间有限。
    当我们分几辆车到达朝内钱柜的时候,刚好8:15,离预订时间差5分钟。我还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对一切很陌生。我们的包间在2楼,不算很大。先到的蝉儿帮助大家点歌,查点一下这里竟然有25首文正之歌,从一个字的遇、忆到告诉罗娜我爱她都有,能和这么多文正歌友唱歌一直是我的心愿,但是以往一直是在聊天室或者通过音频传递,现在可以欢聚一堂,引吭高歌了。旷野中的人一曲《遇》拉开了当晚抒情歌唱的序幕,他读刘文正的模仿简直是惟妙惟肖,以前曾在聊天室领略过,现在当面一听更加折服!然后一一闪亮登场,开始还是独唱,唱到激情处,几乎是全体合唱,有的朋友在一边鼓着掌、震动着歌厅里准备好的沙锤、手铃,和着节拍唱着笑着闹着。香槟酒在晶莹的杯中闪烁着琥珀般的光泽,荧屏里美丽悠远的风景宛如通过一扇窗眺望到的,朋友们围坐在一起有如木屋里温暖的火炉前。丹妮姐姐在我旁边,是这样近切,整个晚上我注意到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欢快的笑,星星姐也兴奋地手舞足蹈,又唱又笑,看来她真的很开心。
    那晚因为有别的事,我先走了,临走前我献给大家一曲《诺言》。几乎是在大家的齐声谴责中狼狈逃窜。
    丹妮把我一直送到大门口。相聚的时候这样短暂,分别又是如此突然,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耳际悠悠响起:
    我要永远来吧朋友 
    我们高声歌唱
    在这相聚的时刻
    要让欢笑永远围绕身边
   虽然离别在眼前

    来吧朋友
    我们高声歌唱 
    在这离别的时刻
    我要永远记得每个笑脸 
    直到他日再相会
    只要让这份情意常留心田 
    不要道什么离愁万千
    让我们再一次手携手儿高声歌唱 
    就像我们初见面
    我会永远记得每个笑脸 
    直到他日再相会

    丹妮走进玻璃转门时还回眸再次向我道别,望着丹妮的背影,心中充满离愁别绪,因为不知“何年何月再相逢”。
    北京初春的夜晚,风已经柔和起来,虽然没有喝酒,却有薄醉的心情,也许是这样的相聚使我陶醉在一种欢快的气氛里。


    Zhupere
    3月13日夜
    3月14日下午
    3月15日上午分三次写毕
    
又及一:在写这篇侧记中间,与星星姐和KAFT通了电话,星星将在明天清晨离开北京,这次来又没有机会陪她在北京转转了,上次在网上说好,来北京要陪她去琉璃厂的。她让我“乖乖的”,很象个姐姐的样子,带着些许的遗憾和自责,道声珍重,祝她一路平安!
    又及二:上午与丹妮姐姐通了电话,得知她已平安抵达西安,颠簸的列车并没虽然对她休息有些影响,而她的声音听起来依旧那么热情洋溢,那么兴高采烈。她告诉我,那天他们一直到子夜,是老马朋友等着大家,把女士送回下榻处。星星对丹妮说,这次她最开心,这使我在刚刚的遗憾与自责中感到一点欣慰。